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資訊】別告訴我你懂低碳:穿對衣服吃對飯
文章摘自《別告訴我你懂低碳》
作者:李清如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書簡介:在我們的科學家還沒有想到如何有效地對抗暖化前,在我們的經濟學家還沒有想好怎樣有效抑制通脹之前,我們的生活減碳了嗎?我們必須知道,低碳生活,是目前人類保護環境、和諧共存的最佳法寶。從芝麻綠豆的小事—……
早上到公司喝一包速溶咖啡,一天至少三包袋裝紅茶,朋友來家裏都用一次性紙杯和袋裝紅茶、綠茶招待……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年輕白領中很常見。
一盒袋裝茶是25包,按照一天喝3包來算,一盒能喝8天,一個月要喝4盒。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光是喝茶就會産生4個紙盒、100個紙袋、100個茶包的廢棄紙製品。我們來簡單地計算一下:
每1千克紙包裝物排放3.5千克二氧化碳
袋裝茶包裝重量為:總重量80克-凈重50克=30克
一年因喝袋裝飲料産生的廢棄紙製品為:48個紙盒(包括1200個茶包+1200個茶包)0.03千克=1.44千克
1.44千克紙包裝3.5千克二氧化碳=5.04千克二氧化碳
根據一份統計數字,每兩秒鐘,就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每10棵被砍伐的樹木中,就有4棵被加工為紙漿。我國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紙張消費國。2008年,我國一共消費印刷用紙1852萬噸。
一次性紙包裝相比塑膠包裝雖然更容易降解,但生産環節卻並不環保,那些生産包裝紙的紙漿多數來源於樹木。所以,我們應儘量使用能夠反覆利用的金屬、玻璃包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各種飲料的包裝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從普通塑膠瓶、易拉罐到玻璃瓶,其生産過程中也不免會産生碳的足跡。在此我們不妨以可樂為例。一罐可樂大概含有6克左右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在打開可樂罐的時候逃逸到大氣中,一部分在人們喝到肚子裏之後從口中呼出。2006年,可口可樂在中國銷售了10億箱,合計240億聽,那麼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將近140萬噸。如果再把碳酸飲料的生産、運輸和銷售鏈條(也就是所謂的供應鏈)考慮進來,一罐可樂給環境帶來的溫室氣體效應可就遠遠不止6克的二氧化碳了。碳酸飲料的生産和運輸過程會排放出數百萬噸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
某研究機構對各種不同飲料包裝所産生的碳足跡進行了大量細緻的研究,結果發現,玻璃瓶是230~250克/升,塑膠瓶是115~190克/升,利樂包是60~90克/升。在比較研究結果之後,利樂包的碳足跡表現相較于其他包裝材料,碳足跡較輕。
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低碳,比如説,同樣是喝茶,我們每次買茶葉的時候,可以去茶葉店買,然後用自帶的鐵罐子裝回家裏,喝茶的時候倒一小撮再用開水泡開。這樣每個月産生的垃圾就只有剩茶根,這些剩茶根我們還可以把它埋在花盆裏當肥料。這是多麼好的低碳生活方式!
“限塑令”與“限塑零”
儘管少生産1個塑膠袋只能節能約0.04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於塑膠袋日常用量極大,如果全國減少10%的塑膠袋使用量,那麼每年可以節能約1.2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萬噸。
2007年12月31日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産銷售使用塑膠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嚴禁生産、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膠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這一規定俗稱為“限塑令”。已實施兩週年,效果究竟怎麼樣呢?
“限塑令”出臺後,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和廣大消費者的積極擁護,取得了明顯成效。與“限塑令”實施前相比,全國超市塑膠袋使用量減少了2/3左右,減少塑膠消耗約27萬噸,加上其他商品零售場所可減少塑膠消耗40萬~50萬噸,每年可節約石油240萬~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萬~960萬噸。
“限塑令”實施兩週年後的今天,效果究竟怎麼樣呢?
現實情況説明,“限塑令”的威力已明顯趨於弱化,塑膠袋污染又開始呈氾濫之勢,特別是在農貿市場,塑膠袋依然大行其道。
限塑令已經實行兩年了,但餐點打包不乏有毒塑膠袋出現。甚至即使是一個饅頭,都要用一個白色透明的薄塑膠袋裝著,而消費者對此也似乎習以為常。這種免費贈送塑膠袋的現象,在蔬菜、水果零售市場,比比皆是。
按照“限塑令”規定,正規的環保袋上需標注材質、用途、安全性説明、生産廠家、承受重量等一系列內容。但上面所提及的塑膠袋,均沒有任何説明標注,反而是,很多塑膠袋都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刺鼻怪味。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塑膠袋有毒、有污染,但買菜、買水果時忘帶環保袋,為了圖方便也就只能那麼做了,再比如,買熟玉米時,如果不用攤主提供的塑膠袋,怎麼拿在手上吃呢?
某調查結果顯示,在一些可單獨標價、分開計收的大型超市、賣場,塑膠袋使用量下降。而一些提供免費塑膠袋的個體商店或集貿市場,“限塑令”基本無效。
農貿市場裏,“限塑令”成“限塑零”的尷尬局面,全國各地都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是符合國家規定的環保袋成本仍然很高,一個小號環保袋要8分錢,中號的要1.8角,大號的要2角,而一個非環保袋只用一分錢,攤販使用的積極性不高。二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與處罰力度不能持之以恒,令小攤販、塑膠袋生産商都肆無忌憚。第三,則是全社會禁塑意識尚未完全樹立起來。
一位市場管理人員抱怨説,“限塑令”政令不夠通暢,和政策不配套有關。政令中重點是“禁止”,但如何禁止,發現違法廠家如何處罰,處罰依據是什麼,這些沒有詳細規定。政策制定與施行時,出現不配套現象。
“限塑令”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共政策,我們不希望它半途而廢。所以,“限塑令”之外,我們更需要政府為商家真正實現“禁售”,承擔公共責任,也需要整個社會的積極配合。
用布袋取代塑膠袋,低碳理念還需強化
以前使用塑膠袋越來越多是因為現代生活強調效率與便捷,在免費的情況下,個人能得到使用塑膠袋的便利,而治理環境污染的成本卻分攤到所有人頭上,所以“限塑令”的推出,雖然是從治理環境污染的角度出發,但也通過個人付費的方式加強了人們對環保的認識。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限塑令實施之前,去超市買東西、買菜都是用塑膠袋,因為剛下班一般是順道買完東西之後再回家,這樣比較方便。“限塑令”實施之後,很多人都受到了影響,也意識到了白色污染的嚴重性。最開始用布袋有點不習慣,因為早晨出門時老是忘記帶著,下班後要先回家取布袋,然後再去超市,很麻煩,有時候乾脆就花幾毛錢買塑膠袋,但是看到很多人都在用布袋購物,覺得自己拎著塑膠袋是件不好的事情,有點不自在。所以,每天都要提醒自己出門時要隨身攜帶布袋,也就一兩個星期,就習慣成自然了,購物時都會帶上布袋,結賬時站在人堆裏也覺得心安理得。時間久了,要是沒帶布袋反而不習慣了。
有的人算過一筆賬,要是一個家庭按照每月去4次超市、每次用2個塑膠袋計算,那一年也得96個塑膠袋,一個塑膠袋能耗排碳折算系數=0.103,去超市購物不使用塑膠袋每個家庭一年減少排碳=96克。
一個大號塑膠袋0.3元,按照一個月至少逛8次超市,一年怎麼都能省30多元,同時還少用百十個塑膠袋,很划算。
專家認為,實行限塑令只是一種手段,最主要的是觀念的改變。一方面需要消費者養成良好習慣,另外也需要商家從社會責任出發推動環保綠色消費。
在“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後,大家會發現,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還可以減少碳排放,相應地對全球氣候變化也會有所幫助,相信這會進一步推動人們自覺使用布袋。
一次性製品,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
受人們行為習慣的影響,適應市場需求的一次性製品不斷走進我們的生活: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快餐盒、一次性餐桌布、一次性電池、一次性紙杯、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相機、一次性紙尿布,還有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保鮮膜、一次性圓珠筆等。
我國酒店行業裏,酒店的衛生間,牙刷一次性、牙膏一次性、肥皂一次性,很多其他東西都是一次性的,並且有些東西是塑膠製品,拿出去無法分解,當然有的可以回收,可只是一小部分。它所形成的垃圾是很大的污染,並且是一個非常大的浪費。在歐洲、日本,甚至中國臺灣很多地方,客房並不提供一次性使用的東西,這便是節約、環保的意識。
同樣,商場裏充斥著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食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雨衣、一次性簽字筆……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所産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環境污染。
以一次性筷子為例。如果全國每年減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麼相當於每年減少10.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某研究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近500億雙,消耗林木資源近500萬立方米,我國林木年採伐量約4758萬立方米,這些筷子就佔了。一棵直徑約20釐米粗的大樹,僅能製成3000~4000雙筷子,也就是説,我們一年要“吃掉”約1500萬棵樹。其實,一次性筷子如果能夠經回收迴圈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資源。100雙筷子約重0.45公斤,如果筷子回收造紙率按80%計算,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全部回收可造70克A4列印紙約410億張,將這些紙連接起來可以繞地球307.5圈。但是,這些被用過的一次性筷子絕大多數都與廚余垃圾混在一起,分類回收工作存在很大的難度。少使用一雙一次性筷子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0克,如果減少使用10%的使用量,就可減排10萬餘噸的二氧化碳。中國每人年均碳排放量為2.7噸,10萬餘噸相當於3.7萬人一年的碳排放量。
一次性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不但污染了環境、增加了城市處理生活垃圾的負擔,而且經常使用一次性製品、特別是劣質一次性食具,還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據介紹,劣質一次性筷子隱藏著三大危害:在製作過程中如果經過硫磺熏蒸,在使用過程中遇熱就會釋放熱氧化硫,侵蝕呼吸道黏膜;在製作過程中如果用了雙氧水漂白,具有強烈的腐蝕性的雙氧水就會對口腔、食道甚至腸胃造成影響;經過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質期最長為4個月,一旦過了保質期,很可能帶上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肝炎病毒等。
在臺灣地區吃飯時,幾乎人手一雙自帶的筷子。特別講究和時尚的人,甚至還會帶上筷子托,在筷子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會給人一種特別高雅時尚的感覺。另外,在國外的餐館就餐,餐廳只提供刀叉,自己帶筷子吃飯會很方便。
去飯館裏吃飯,你可以提出要求,要消毒後的非一次性筷子,而不是另外付費的一次性筷子。當然如果你想更時尚的話,可以在書包放一雙自己專用的筷子。